城市品质再提升 文昌大道跨凉水河桥通车 畅通跨河通道未来将再建5座新桥发表时间:2023年12月08日 来源:融媒体中心
本报讯(融媒体中心 史明阳)历时12个月不舍昼夜连续奋战,坐落在北京经开区的文昌大道跨凉水河桥(简称“大桥”)于12月3日24时正式通车!作为连接北京经开区核心区与河西区的重要节点,大桥开通后将大大提高通行效率,有效缓解三海子东路、博兴路及博兴三路早晚高峰拥堵现象,进一步优化提升出行环境,减少市民上下班通勤时间。 据了解,这座大桥是北京经开区第一座提篮拱桥,桥长165.2米,桥宽49.3米至65.8米,由旧桥双向3车道(其中含一条潮汐车道)升级为“双向6车道+非机动车道”,实现机非分离,在提升通行效率的基础上,让交通环境更加安全有序。 新落成的大桥不仅疏解交通拥堵起实效,同时也极具现代美感,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景观桥。大桥通体纯白,人行步道设有观景平台,站在平台上向远方眺望,凉水河美景尽收眼底;桥区实施亮化工程,当夜幕降临,大桥将亮起绚丽的灯光,以全新方式点亮亦庄新地标。 拱肋合龙、旧桥拆除、主梁拼装、吊杆张拉、桥面铺设……一年来,在北京经开区土地储备与建设服务中心的统筹下,大桥项目日夜奋斗抢工期,齐心协力抗严寒、战酷暑,在全面提升建设速度的同时,也为大桥打下了深深的质量烙印,确保工程建设优质高效。 “交通出行事关民生,作为北京经开区2023年为企业和居民拟办的一件实事,大桥如期竣工通行,打通了城市交通的‘堵点’,将有效优化市民出行环境,提升他们的归属感、获得感和幸福感。”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。而据了解,近年来,为了畅通跨河通道,北京经开区会同有关单位对鹿圈桥、马驹桥闸交通桥、荣昌西街跨凉水河桥进行改造,今年又对文昌大道跨凉水河桥进行重修,马驹桥闸交通桥进行双向贯通,未来还将在已有的9座桥梁基础上,再新建5座。 ■特写 连续奋战12个月!向大桥建设者致敬 寒风凛冽,落日余晖落在静待通车的文昌大道跨凉水河桥上,散发着温柔的光晕。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文昌大道跨凉水河桥项目经理部(简称“项目部”)总工程师马建刚站在大桥南端,注视这座崭新的大桥。桥上刮过的冷风让忙碌的工作人员披上了绿色军大衣,然而,只穿着冲锋衣的他似乎忘记了寒冷,“定了!大桥于12月3日24时正式通车。”说这句话时,他猛地吸了吸鼻子,话语里难掩兴奋。 作为大桥的施工单位,马建刚和同事们在过去的一年都驻扎在此、以桥为家。这是一个近30人的管理团队,从工程部到安全质量部,再到实验室等,“七部一室”配备完善,全力推进大桥工程建设。“我们这个团队是老搭档了,从2019年起就开始合作,基本保持着原班人马,非常默契。”马建刚介绍说。 让马建刚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2023年春节前夕。为了按期、保质完成施工任务,直到大年三十前一天,所有人还都奋战在施工第一线。彼时大桥正在进行承台的钢筋制作安装以及混凝土浇筑工作,每个承台需浇筑混凝土4216立方米,钢筋制作安装360吨,庞大的工作量和严寒大风天气都给项目部带来了不小的挑战。“混凝土浇筑一层需要20多个小时,全部浇筑完成总共分了4次,在不受天气影响的情况下我们采用了轮班制,人停机不停,施工现场24小时作业。”据他回忆,当时,北京的深夜已达零下十几摄氏度,施工现场灯火通明,天气是冷的,但心是热的,所有人都心里提着劲,奋战4个通宵,往前“赶路”。短暂的春节假期,浇筑好的混凝土利用这个空当进行养护,有同事自告奋勇留下来,只为让其他人安心回家过个好年。 在项目部的齐心协力下,大桥平安顺利地度过了拱肋合龙、旧桥拆除、主梁拼装甚至包括汛期等多个节点,一天变一个样。而整个项目部也在桥南头的临建房屋内同吃同住,共同完成了一次次技术讨论、难点攻关。来自内蒙古的特尼格尔是技术总监,妻子是办公室主任,两个年轻人在这里相互支持、彼此依靠,把青春共同奉献给工程建设;2001年出生的“建设小将”去年来到项目部工作,建设文昌大道跨凉水河桥是他工作以来接触的第一个项目,在经验丰富的“老将”的带领和指导下,他和大桥一起在飞速“成长”…… 因为背负着关乎民生的建设任务,马建刚笑着坦言道,工作太忙,他和同事一年来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工地,基本没有时间在亦庄周围走一走,连南海子公园都没有去过。“不过,当大桥正式通车的那一刻,我们觉得,一切都值得。”很快,项目部即将转战下一个地点,开工建设亦庄新城道路的电力隧道。他说,希望借着大桥的项目在亦庄探寻更广阔的建设前景,为亦庄建设多作一些贡献。 |